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普通会员

元一集团

一般项目:软件开发;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;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;人工智能公共...
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蔡兴旺
  • 电话:17638350639
  • 手机:17638350639
站内搜索
 
荣誉资质
  • 暂未上传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新闻中心 » 吉林土特产元宇宙 吉林的答卷|“小”木耳托起“大”产业
新闻中心
吉林土特产元宇宙 吉林的答卷|“小”木耳托起“大”产业
发布时间:2023-08-08 18:09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0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   “东北好木耳,汪清占大半。”

 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。

  汪清县是如何做好“土特产”这篇文章,“小”木耳是如何托起“大”产业的?日前,中国吉林网在“牢记嘱托踔厉奋进”主题调研采访期间,在鸡冠乡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找到了答案。

  仲夏时节,在基地吊袋木耳大棚内,一排排黑色的木耳排列在菌棒上,长势喜人。采摘、搬运、晾晒……村民们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间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

  “今年,政府先行先试,投资124万元,在基地建设14个吊袋大棚,可棚摆放菌包30万袋。眼下,根据木耳的长势,已经看到了收获的希望。”鸡冠乡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负责人林岩,欣喜地向记者介绍着吊袋大棚的好处。

  “相比传统的方式,吊袋大棚节约土地,培育可控制。另外,立式栽培,品质好、干净,特别受采购电商的青睐。”

  林岩粗略的算了一笔账,保守估计,一个大棚利润达4万元,14个大棚纯利润就是50多万元。而在基地打工的农户方面,除了流转土地的固定收入,平均一个月也能收入3000元。

  面对即将到来的收获季节,林岩心里已经有了新的盘算:

  “7月中旬开始,我们要建设直播间、展厅、仓储,有了自己的仓储,保证木耳的品质,打造自己的品牌,通过线上线下同时销售,形成一条龙产业链……

  而这只是鸡冠乡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  鸡冠乡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建于2018年,位于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沟村,地处全国农产品黑木耳优势区、长白山黑木耳地理标志区域。

  该基地以农民菌业合作社为基础,占地面积约18.2公顷,摆放黑木耳菌包袋150万袋。建有日产3万袋的菌包生产线、5000平方米定值车间以及百万袋规模的黑木耳摆栽基地等扶贫产业项目。

  经过快速健康发展,逐步形成了集菌种研究、菌包加工、育菌培养、摆栽种植、包装销售一体化的产业竞争优势。

  该基地生产的黑木耳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、昼夜温差大以及富氧离子高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,采用天然山泉水灌溉,使黑木耳缓慢生长的同时更加富有营养,打造出的吉冠等黑木耳品牌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。

  目前,鸡冠乡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年产值可达700万元以上,是汪清县黑木耳产业中独具特色的生产基地,生产出的农产品也是演员、网红代言的热销产品。

  如今,木耳产业已经成为一把打开汪清县农民致富之门的“金钥匙”。

  汪清立足资源禀赋,把发展黑木耳等农特产业作为强县之本。

  抓标准、建基地、树品牌、强带动、延链条,已发展成为“多镇一品”“数村一业”的富民产业。

  木耳强势“出圈”,为实现乡村振兴,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  (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人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请读者仅做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)


吉林土特产元宇宙 吉林的答卷|“小”木耳托起“大”产业
网址:http://yuanyijituan.keqiw.cn/news/itemid-71359.shtml